这两天在折腾内网统一登录工具,做了个模拟接口,为了看自己做的 session/token 部分是否有坑,跑了个 ab 测试。
2014 rmbp Intel(R) Core(TM) i5-4278U CPU @ 2.60GHz
ab -c 1000 -n 50000
基本上的数据是
不带 session/token 纯静态 JSON 数据的接口是 25k rps
带 session/token 纯静态 JSON 数据的接口是 18k rps
基本还算正常。
接着想到前几个月升级的游戏电脑上跑一下看看数字让自己爽一下。
本想 8 核桌面 U 总比双核低电压 U 要翻个几倍吧,结果反而郁闷了一把。
ryzen 7 1700 oc 3.6 ghz
ab -c 1000 -n 50000
不带 session/token 纯静态 JSON 数据的接口是 35k rps
带 session/token 纯静态 JSON 数据的接口是 32k rps
第一时间反映觉得自己果然是个坑货,写出来的代码里肯定都是坑。
但转念又一想,又觉得不靠谱。在我的笔记本上跑测试的时候,基本上是服务占用 280%左右的 cpu,ab 占用 90%左右的 cpu。也就说,如果不跑 ab,裸跑服务的话,我的低压 I5 能超过超频过的 ryzen 7?这样的话,AMD 这哪是 360 度翻身啊,这至少是 720 度翻身了。
再仔细一看 top 数据。服务只有跑了 400%多的 cpu,也就之跑了两个多核的性能,而 ab 倒是 99%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