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站内快讯 >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图解与工作原理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图解与工作原理

时间: 2022-02-21 01:46:19 来源:杉本集团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图解与工作原理

  被测信号①接到“Y"输入端,经Y轴衰减器适当衰减后送至Y1放大器(前置放大),推挽输出信号②和③。经延迟级延迟Г1时间,到Y2放大器。放大后产生足够大的信号④和⑤,加到示波管的Y轴偏转板上。为了在屏幕上显示出完整的稳定波形,将Y轴的被测信号③引入X轴系统的触发电路,在引入信号的正(或者负)极性的某一电平值产生触发脉冲⑥,启动锯齿波扫描电路(时基发生器),产生扫描电压⑦。由于从触发到启动扫描有一时间延迟Г2,为保证Y轴信号到达荧光屏之前X轴开始扫描,Y轴的延迟时间Г1应稍大于X轴的延迟时间Г2。扫描电压⑦经X轴放大器放大,产生推挽输出⑨和⑩,加到示波管的X轴偏转板上。z轴系统用于放大扫描电压正程,并且变成正向矩形波,送到示波管栅极。这使得在扫描正程显示的波形有某一固定辉度,而在扫描回程进行抹迹。

  以上是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双踪显示则是利用电子开关将Y轴输入的两个不同的被测信号分别显示在荧光屏上。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当转换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后,看到的是两个稳定的、清晰的信号波形。

  示波器中往往有一个精确稳定的方波信号发生器,供校验示波器用。

  示波器使用起来也不是特别的难以理解,看过以上杉本讲解的之后,大家心里应该都有了几分的了解,在以后的实际操作中,相信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分享到:
共执行 1812 个查询,用时 0.376529 秒,在线 2746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9.739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