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站内快讯 > 溢流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方法

溢流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方法

时间: 2022-02-21 01:44:49 来源:杉本集团

溢流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方法
MRO工业品杉本集团

  溢流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方法分析: 减压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方向控制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

故障

原因

处置

A 压力过高

或过低

1、压力设定不当

2、压力失调

3、提动阀没正确在座面上

4、平衡活塞动作不良

5、弹簧的力太弱

6、提动阀阀座、平衡活塞座

磨耗或座上有灰尘

重新做正确的设定。

检查压力计。

取出提动阀再重组或交换提动阀,拆下调整螺栓,又外面用引导棒

轻击提动阀数次,也有修好的可能。

拆下上盖检查阀芯的孔是否有灰尘等杂物阻塞。

更换弹簧。

清洗或更新。

B 压力不安定

1、平衡活塞动作不良

2、提动阀不安定

3、提动阀异常

4、油中有空气

5、提动阀座有灰尘

检查阀芯的孔是否有灰尘,阀芯的动作是否圆滑,以及弹簧的状态。

将道梢上下压数次大都可以修好。

更换提动阀,检查油是否脏。

排除空气。

详见(10)项,液压油污染。

C 微小的压力振动

(厉害时发出异音)

1、提动阀异常

2、泄油口的空气

3、与其它控制阀共振

4、油箱配管不良

5、流速过高

6、排出口有背压

更换提动器,检查液压油污染程度。

排除空气。

详见(6)项,共振、振动及噪音。

重新配管。

更换较大的控制阀。

使用平衡活塞型。

减压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

故障

原因

处置

A 压力过高或过低

与溢流阀相同

与溢流阀相同

B 压力不安定

1、阀芯的动作不良

2、提动阀不安定

3、提动阀磨耗

4、油中混有空气

5、排油的背压有变动

阀芯中央的小孔堵塞,调查排油量。

详见溢流阀的各项。

详见溢流阀的各项。

排除空气。

与其它控制阀的排油管分开,尤其在液控阀更须注意。

流量控制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

故障

原因

处置

A 压力补正装置不动作

1、阀芯中附有灰尘

2、套筒内的小孔附有灰尘

3、油出入口的压力差小

分解清洗。

分解清洗。

最低10kgf/cm2。

B 流量调整轴的回转紧

1、调整轴上附有灰尘

2、使用于量入方式,其二次压力高时

3、启流点以下刻度,一次压高

分解清扫。

降低压力后调整。

降低压力后转动。

电磁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

故障

原因

处置

A 动作不良

1、因弹簧不良致滑轴无法恢复至原位置

2、阀芯的动作不良及动作迟缓

3、螺栓上紧过度或因温度上升至本体变形

4、电气系统不良

更换弹簧。

1、洗净控制阀内部除去油中的混入物。

2、检查过滤器,必要时洗涤过滤器或更换液压油。

3、检查滑轴的磨耗情形,必要时须更换。

松开螺栓上紧程度(对角交互上紧)

检查插入端子部的接触状态,确认电磁线圈的动作是否正常,

如果线圈断线或烧损时须更换。

B 磁力线圈噪音及烧损

1、负荷电压错误

2、灰尘等不纯物质进入

3、电磁线圈破损,烧损

4、阀芯的异常磨耗

检查电压,使用适当的电磁线圈。

除去不纯物。

更换

更换

C 内部漏油大外部漏油

1、封环损伤

2、螺栓松

更换

再上紧

方向控制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

故障

原因

处置

A 由人工操作

阀杆的油封漏油

1、油封破损

2、排油口有背压

更换油封。

背压须在0.410kgf/cm2。

B 机械操作的阀芯不能动作

1、排油口有背压

2、压下阀芯的凸块角度过大

3、压力口及排油口的配管错误

同上

凸块的角度应在30°以上。

修正配管。

C 电磁阀的线圈烧坏

1、线圈绝缘不良

2、磁力线圈铁芯卡住

3、电压过高或过低

4、转换的压力在规定以上

5、转换的流量在规定以上

6、回油接口有背压

更换电磁线圈。

更换电磁圈铁芯。

检查电压适切调整。

降下压力,检查压力计。

更换流量大小的控制阀

低压用为1.0kgf/cm2,高压用为kgf/cm2

回油口直接接回油箱,尤其是泄油(使用外部泄油)

D 液控阀不会作动

1、液控压力不足

2、阀芯胶着,分解清理之,洗净

3、灰尘进入,分解清理之,洗净

液控压力为3.5kgf/cm2以上,在全开或中立回油阀须加装止回阀使形成液控压力。

分解清理之,洗净。

分享到:
共执行 1809 个查询,用时 2.692984 秒,在线 2507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9.951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