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温湿度记录仪的的发展
温湿度记录仪旨在记录温湿度数据,经历了人工记录到电子自动记录过程。电子记录目前常用的方法:从有纸记录仪到各类无纸记录仪,仪器仪表更完善,使用更方便,功能更先进,大概经历了如下阶段:
仪器仪表
第一阶段:最早的有纸记录仪,其特点是可靠,曾经在药品行业立下了焊马功劳,现在还有居多场合在延用。
第二阶段:以各类温湿度采集器为代表,数据记录完全依赖PC,但是记录数据方便保存为excel、txt、word的数据文件,数据处理方便、快捷,并有利于与一些监控系统结合,但不适用于没有或不方便接入PC的场合,典型的“大材小用”。
第三阶段:摆脱了计算机独立工作,具有便携等优点,以EEprom、Flash做为主要存储对象,但受存储容量的限制,数据记录一般在1万条以下,没法满足常年或多年记录需求,同时一般需要特定读取软件通过串口或USB读取数据,使用极不方便。
第四阶段:也是目前较先进的,克服了对PC依赖和记录数据有限的问题,但需开发USB主机,实现复杂、成本高,且读/写U盘耗电量较大,不适合便携式场合。
第五阶段:是目前最先进的海量温湿度记录仪,克服前面的所有缺点,以海量存取,自带文件系统,数据记录以txt文件存储等显著优点。
海量温湿度记录仪的工作原理
以32位处理器为核心,配上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传输温湿度信号,通过A/D转换为数据信号,软件中带FAT16/FAT32文件系统,把实时采集的温湿度数据以*.txt文件的形式存储在TF(microSD)卡中,可支持1-8G的容量,可记录多年的数据,实现真正的海量,数据通过USB或TF卡读卡可以随意转存至电脑、MP4、手机、*PAD等众多设备,加上点阵LCD可以实现实时显示和记录查看。
下一篇:海量温湿度记录仪的功能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