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本在先前的文章中曾经介绍过压力测量仪的类型和主要特点,但是也有不少用户对压力测量仪的常见故障和预防、排除方法不是很了解。
今天杉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压力测量仪的五种常见故障,以及相应的排除方法:
1.指针不在零位。
故障原因:发现其压力值从某一刻度上成比例的变化,给压力表加压。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压力表通常用在振动比较大的场所,或压力表不小心受到摔碰,使压力表在回零过程中,扇形齿轮和中心轴之间瞬间不啮合造成的。
故障排除方法:取下指针,重新定针。
随着压力的增加,弹簧管压力表的示值逐渐的增大或逐渐的减小。此误差叫线性误差,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传动比发生了变化。
故障排除方法:只要移动调整螺钉的位置,改变传动比,就可以将误差调整到允许的范围内。当被检表误差为正值,并随压力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时,将调整螺钉向外移,降低传动比。
2.非线性误差。
压力表的示值误差随着压力的增大不成比例的变化。这种误差叫非线性误差,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压力表经过临时使用,使得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发生了改变。排除这种故障的方法是改变扇形齿轮和拉杆的夹角。
后半程走得慢,指针在前半程走得快,就调小拉杆与扇形齿轮的夹角。后半程走得快,指针在前半程走得慢,就调大拉杆与扇形齿轮的夹角。
旋松底板固定螺丝,拉杆与扇形齿轮夹角的调整可以通过转动机芯来完成。转动机芯至合适位置,然后旋紧底板固定螺丝,加压并且重新校验。调整方法,适误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先将仪表的非线性误差调成线性误差,然后再调整线性误差。为此,一般情况下调整拉杆与扇形齿轮夹角的同时,也要调节调整螺钉位置。
3.游丝绞乱。
游丝绞乱是由于使用中超负荷或者受到较大冲击或自行装配,造成的人为损坏所致。给中心齿轮一反时针方向的线性平稳的回复力,当它处于正常位置时。如果游丝被绞乱,这种回复力将消失,就会出现:1.指针跳摆,数值不稳,增大偶然误差。2.零位误差大。3.系统误差加大。
故障排除方法:1.重盘游丝。2.配换游丝。
4.齿啮合面和配合轴孔角部磨损严重
发生卡针的现象,这种损坏主要是因为压力表在一固定的不稳的载荷下长时间使用而造成的(如动力空压机),因压力传送过程中有了较大弥补或毛刺阻碍,而使计量值超差,引起数值误差大而且不稳定。对于损坏齿啮可经过调整,以避开损坏齿面继续使用。
故障排除方法:1.更换新的配件。2.采取缩孔修复。
5.指针不回零。
指针回不到零位。这种情况下如果经升压后又卸压,说明此表零位状态增加了回复力方向的力。这种力来自摩擦阻力或形变的剩余张力。摩擦阻力主要发生在游丝连杆、铰链啮合部位,如果游丝粘圈或绞乱,连杆铰链活动不灵,啮合部位有毛刺,都将使摩擦力急增,使指针回不到零位。所以只需将这些部件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即可排除不回零现象。